爱气象,爱气象家园! 

气象家园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1136|回复: 9

一些使用WRF BEP-BEM的建议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4-10-12 02:40:0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登录后查看更多精彩内容~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前两天跟Alberto Martilli还有Andrea Zonato一起开了会,聊了一下BEP-BEM的使用问题,两位大牛给了如下一些建议:
1. 用BEP_BEM时候不要用YSU. 因为他们也不确定两者是否100%成功coupled, 据说code有点小问题。建议9成情况使用BouLac, 1成用MYJ.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2. 使用BEP-BEM时候,WRF本身输出的 U10 和 V10是完全不准确的,如果想成功输出U10 V10, 建议在ETA_Levels中自定义垂直层,然后输出在10m 高度的风,而不是使用U10V10.
3. 最好根据自己的城市来更新URB_PARM.tbl,初始的tbl不是很适配于每个城市,这个值是根据马德里来设置的。
4. BEP-BEM 和 Noah MP 还在开发中。
5. 如果想改进近地风在模式中的表现,试着减小在module_sf_bep_bem.F中 drag coefficient的值 (忘了具体减到多少合适了,但我记得是有论文最近发表的, 图2)
6. 多关注新版本WRF, 很有可能最近有WRF BEP-BEM with Tree 的版本出来。 我做了测试,能很大程度上降低在heatwave模拟中模式温度过高的情况,但缺点是温度在下午下降的过快。(图3)
7. 未来工作:在以后会想办法把 BEP-BEM 和 LES 一起couple 了。


图1 BEP-BEM vs SLUCM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图2 drag coefficient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图3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祝好运~
密码修改失败请联系微信:mofangbao
 楼主| 发表于 2024-10-12 02:41:11 | 显示全部楼层
俺的图图呢?
密码修改失败请联系微信:mofangbao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4-10-12 02:43:15 | 显示全部楼层
如图
1.png
2.png
3.png
密码修改失败请联系微信:mofangbao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4-10-12 02:54:33 | 显示全部楼层
PBL
4.png
密码修改失败请联系微信:mofangbao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4-10-12 14:41:02 | 显示全部楼层
学习到了,一般模拟情况下,u10和v10应该正常吧?风速大小是不是也要*2.5?
密码修改失败请联系微信:mofangbao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5-4-30 14:32:25 | 显示全部楼层
ayzqs 发表于 2024-10-12 14:41
学习到了,一般模拟情况下,u10和v10应该正常吧?风速大小是不是也要*2.5?

为什么这里说风速大小要*2.5呢?
刚接触WRF模拟,不太明白,但是我模拟出的值很明显和观测值差的很多,看论文中有曲线很接近的,好奇是为什么。
密码修改失败请联系微信:mofangbao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5-5-4 00:56:50 | 显示全部楼层
Ropshin 发表于 2025-4-30 14:32
为什么这里说风速大小要*2.5呢?
刚接触WRF模拟,不太明白,但是我模拟出的值很明显和观测值差的很多, ...

首先要确认观测站的风速究竟是不是10米风,因为很多站点其实用的是2米高度

另外也就像我说的,U10 V10在bepbem模式里很多情况下不是真实10m
密码修改失败请联系微信:mofangbao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5-5-6 11:06:13 | 显示全部楼层
tbag 发表于 2025-5-4 00:56
首先要确认观测站的风速究竟是不是10米风,因为很多站点其实用的是2米高度

另外也就像我说的,U10 V10 ...

啊,不好意思我的表达有点问题。

我的意思其实是,我在通过插值和设定垂直层高度后,确定了真实的,相对地面10m高度的风速,但是模拟值能和实际值差好几m/s。比如说观测站是4.3m/s,但是我模拟出来的实际上也就1m/s左右。

您这里说的观测站可能是2m高度这点很有道理。但是就算是2m高度的话,和10m高度的模拟值结果一般来说会相差的这么大吗?还是说这种误差本身就是正常的?我是这里具体不太明白。
密码修改失败请联系微信:mofangbao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5-5-6 11:36:23 | 显示全部楼层
Ropshin 发表于 2025-5-6 11:06
啊,不好意思我的表达有点问题。

我的意思其实是,我在通过插值和设定垂直层高度后,确定了真实的,相 ...

近地风就是不好模拟,除了高度需要确定一致以外,另外平均1.5-2m/s左右的bias其实也算正常..
然后你需要确定一下土地类型, 比如观测站明明是郊区,但在模式中被划分成了城市类型,就必然导致他模拟的不够准确

外加如果想要进一步的话,可以试试9 point average,看看结果能好点不
密码修改失败请联系微信:mofangbao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5-5-6 12:28:37 | 显示全部楼层
tbag 发表于 2025-5-6 11:36
近地风就是不好模拟,除了高度需要确定一致以外,另外平均1.5-2m/s左右的bias其实也算正常..
然后你需要 ...

明白了,另外想问下您,相比BEPBEM而言,UCM的近地10m模拟结果,zonato他们是否有提过有无问题呢?

密码修改失败请联系微信:mofangbao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Copyright ©2011-2014 bbs.06climate.com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Discuz! (京ICP-10201084)

本站信息均由会员发表,不代表气象家园立场,禁止在本站发表与国家法律相抵触言论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