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即注册 登录
气象家园 返回首页

一大碗年糕的个人空间 https://bbs.06climate.com/?116087 [收藏] [复制] [分享] [RSS]

日志

毕业快乐!

热度 4已有 474 次阅读2024-7-8 03:07

原文发表在:毕业快乐! (qq.com)

故事可能得从一张准考证开始讲起,前段时间家里人翻出了张准考证。“特长生考试、天文气象”,在脑海中勾勒出些许小时候的回忆,思绪也被带回了2011年之前……

记得从有段时间开始非常喜欢台风,印象中每到夏天就在一个叫做“福建水利信息网”的网站上不断查询着台风路径,期盼能有台风登陆温州;也曾在那几年很火的百度贴吧和网友们热烈讨论分享过台风的信息。对小时候的我来说,之所以对台风有极大的热情,是因为每次台风来时,听到狂风拍打在窗户上通过缝隙发出“呼呼”啸叫声的激动和兴奋,当然同时也因为这意味着有很大概率不用上课或上补习班了!

至于报考气象特长生的具体原因,早已不得而知。或许是自己因为一时兴起亦或是家里人的决定。但印象中可能是由于当时科技特长生仍有名额的原因,最后我其实并非以气象特长生,而是以科技特长生被温州实验中学南浦校区(现更名为温州市南浦实验中学)录取的。回忆里初中作为科技特长生的经历相当模糊,唯一清晰是学校教学楼的屋顶有个老旧的天文台,心中对头顶那片神秘的天空一直保有一丝念想。虽然没能达成最初的目标,但2011年起学校决定招收气象特长生的契机也确实让我进入了实验中学,而学校整体的实力水平也促使我后来在中考中进入了温州中学,能够在三垟湿地旁的这片“学之圣地”继续念书。在此期间,我对台风的这种关注也留存了下来,到现在也未曾消减,去年年底台风论坛无奈被迫关闭,我也写了篇推文小小纪念了一下。

由于生在温州,从小对台风魂牵梦绕,也因此才能与气象结缘。后来高中的时候,有次由于台风的缘故导致了停课,同桌在QQ空间的一条略带戏谑的说说:“这才是沿海城市该有的样子”被疯狂点赞转发,至今我仍印象深刻。温州这座城,是我气象之路最初启蒙的起点。

2017年正赶上浙江省高考综合改革全面实施的第一年。从传统的文理科转向多个科目可以组合,即从“物化生政史地技”这7门课中任选三门。在高二分流时,基于对地球科学的向往,我当时首先决定选的就是地理。同时最不想学的就是化学。高一化学课上,我仿佛对各种化学式开启了免疫机制,无论什么元素物质都是惰性,与大脑无法发生任何反应。于是也就顺理成章地选择了“物生地”的组合(后来地理是分数最高的一门选考科目,也证明选择的并没有错)。然而在经过六月最终高考的决战之后,总成绩却不尽人意。估分对答案时,更是有语文前四五道选择题全错这种令人苦笑不得的惨案。

随之而来的便是填志愿,浙江新高考政策下可以选80个志愿,依次录取。实话实说,当时作为一个“气象门外汉”,同时也不是江苏人,还是在翻阅高考志愿填报指南时第一次知道了南信大这个学校,出于对气象的好感,便把大气科学专业选了进来,但考虑到学校、专业对找工作的实际影响,仅排到了53位。等待志愿录取结果的心情是复杂的,对即将离开温州开启新征程的兴奋之中同时参杂的是更多对未来不确定性的不安。

终于轮到可以查询结果日子了,查询系统中“大气科学”四个大字赫然映入眼帘,没想到的最后竟真在80个志愿中录到了南信大。直至后来到学校报道时又发现,我是大气科学学院在浙江录取的最后一名(即分数线)!但凡被前面填的志愿提前录上或者浙江排在我之前的人有多一个报大气,都会导致我与大气科学擦肩而过,现在想来,真是奇迹!其实当时在填志愿时就冥冥之中隐约有种感觉要录上这个志愿,因为前面冲一冲的志愿虽然全是些985、211又或者热门专业,于我却不大感冒(更何况大概率也录不上,便更加无感了)。而大气科学这个志愿,尽管非常冷门却是最心仪的,也是较有可能录取的。于是我的命运也自此发生了转折,在南京,正式作为一个气象学子踏上了求学之路。

北清华,南信大。是我们在学校时常挂在嘴边的一个自嘲梗。但毫无疑问,“龙王山皇家气象学院”对那些希望在大气科学专业学习,并在之后从事气象行业工作的同学来说是一片近乎完美的沃土。本科期间,各种专业课非但没有磨去我对气象的好感,反而更加驱使我想深入了这门学科。转眼间来到大三,面临到了不得不做抉择的时刻:考研是毋庸置疑的。一方面,只有读研才能继续在专业上继续深入学习的可能;另一方面,也只有硕士才有回家乡市气象局工作的机会。

考哪?本科期间南京这座城市给我的印象一直不错,所以我的首选便是留在南京。那么,南大还是南信大?这应该是无数南信大考研学子脑海中曾思考纠结过的一个问题。本校无论从报录比还是试题难度来说都要相对容易,但南大作为985的“招牌”也确实有一定吸引力。反复权衡思考过后,我还是决定报考南大。一是我并不喜欢在一个地方呆很久,因为我相信人是需要不断在新的环境下挑战自己的舒适区才能不断提升的;另外还有一个很重要的因素,是大一我曾在南大参加了江苏高校省运会网球比赛,省运会期间住在南大校园中感受到的那种氛围,也在我心中暗暗埋下了向往的种子。

考研的感受是只有真正同样经历过的人才能理解的。在漫漫研途当中,周边环境带来的各种各样的干扰:不考研的蜗居室友、准备一半却跑去找工作的同学、三天两头又有同学叫你打球了、追的番和剧又更新了……,能沉浸下心来,长期持续地专注地复习真的需要意志力。经历了折磨的考研之旅后,2月出分了,总分365。惊讶又惊喜于高于往年分数线六十多分的分数,我信心满满地投入南大复试准备,好像一切都如计划安排的进行。

3月,不知道为何传出了南大最后分数线是372的消息,和招生办联系也给出了由于计划名额有限,大概率属实的回复。或许是之前自我预防针打的太好,我竟很坦然地就接受了,寒假已经未雨绸缪完整地收集过一遍调剂信息,我便利索地转向调剂,毕竟调剂是场“闪电战”,主打的就是要快。然而生活总是充满了意想不到的戏剧性,印象中是在323世界气象日,我在系统中确认了调剂到国科大的拟录取信息,之后过了段日子,马上南大也出分数线了,358!反而超了7分!后来听说那年好几个人都因此放弃了复试机会,1.2比1的复试也就成了接近等额,几乎不怎么用刷人也不知是真是假。随遇而安,我一边安慰着自己一边收拾行囊。离开南京,前往北京。命运也再次发生了改变,来到国科大,在雁栖湖畔,继续气象专业的学习。

站在国科大桥上向四周眺望,看着来往的莘莘学子,雁栖湖的生活对其他人来说或许比较平淡,我自以为却很不错,总有种能远离喧嚣,生活在世外桃源的隐居感。学校集中教学的模式也令我也结识了许多不同单位气象专业的大佬们。三年的硕士生涯是辛苦而快乐的,到了研三,作为一个应届生,我也跟着大家回了趟南信大的“招聘会”,投了家乡气象局的工作。真正到自己找工作时才亲眼见证到就业环境的内卷。现在许多县局起步就是硕士,甚至有要求博士的,不禁令人唏嘘,几年后的竞争情况是怎样更是无人可以预料。

几经折腾,经过了面试、拟录取、体检,总算是找好了回家气象局的工作。市局离家里很近,开车十几分钟的路途,下班后打打球,休息日和朋友们约个饭,似乎不能再惬意了。能在家乡继续工作生活是幸福的,因为这里有随时能吃到的糯米饭、炒粉干,有着从小看到熟悉到不能再熟悉的一草一木,有着能在空气中闻到的江南水乡的温柔。但是真的甘心吗?因为来到国科大,来到离科学最近的地方,见到了不一样的风景,才越发感到不满足,越是感觉不能止步于此。因为我深深知道一旦在这停下脚步,必定会终生遗憾。于是放弃了气象局,还是决定继续走下去。

回顾过去的路,小升初气象特长生时的机缘巧合、高考报志愿时的压线录取、考研调剂时的阴差阳错,我的选择似乎一直在出现“意外”,气象之路也总是差一点就走不下去,但不知为何命运却不断拉着我重新走回了这条路,是命中注定?

正有此意!



发表评论 评论 (7 个评论)

回复 燕子来了 2024-7-8 11:11
毕业快乐!!!
回复 一大碗年糕 2024-7-8 11:21
燕子来了: 毕业快乐!!!
谢谢哈哈!
回复 Fightingソ 2024-7-15 10:12
毕业快乐 ,但看学长你是要继续读博了,加油
回复 一大碗年糕 2024-7-15 10:13
Fightingソ: 毕业快乐 ,但看学长你是要继续读博了,加油
谢谢!
回复 Djuric 2024-8-2 16:06
博主很优秀,一直都有自己的目标,并不断迈进,很厉害了!
回复 一大碗年糕 2024-8-3 19:38
Djuric: 博主很优秀,一直都有自己的目标,并不断迈进,很厉害了!
   其实也很迷茫哈哈,享受过程中的每一天
回复 忘忧草不忘忧 2024-12-12 23:00
最近申博接连碰壁,好难好难~

facelist doodle 涂鸦板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评论 登录 | 立即注册

Copyright ©2011-2014 bbs.06climate.com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Discuz! (京ICP-10201084)

本站信息均由会员发表,不代表气象家园立场,禁止在本站发表与国家法律相抵触言论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