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气象,爱气象家园! 

气象家园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新浪微博登陆

只需一步, 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4955|回复: 4

温度湿度压力日变化特征曲线分析

[复制链接]

新浪微博达人勋

发表于 2013-1-27 17:41:0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登录后查看更多精彩内容~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新浪微博登陆

x
tmp.png
温度的日变化特征
湿度的日变化特征
气压的日变化特征
温度日变化可以理解
其中湿度的日变化、气压的日变化特征我没有理解,为啥呈现这种波动呢?两个问题:

     1.我自己分析的话就是:气压的这种波动属于一种随机波动,总是存在的。莫非气压也存在日变化规律,看了下时间点对应的
       值,还真是分析不出来个123啥的。
     2.湿度的日变化特征,白天最低,温度升高,地面水汽蒸发作用强,相对湿度降低,夜晚温度降低,饱和水汽压减小,相对湿
      度增大,相对湿度,升高。这个纯属我个人的理解,如果分析依据不对的话,大家多多指出。


给点建议吧,或多或少,说两句~! 哈哈
密码修改失败请联系微信:mofangbao

新浪微博达人勋

发表于 2013-1-27 18:13:07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lqouc 于 2013-1-27 18:15 编辑

楼主你这个数据很有意思啊,抛开你的问题不谈,河北有这么高的塔么?这个至少要2000米以上吧。我知道的中国比较高的塔是在宁波象山的两座边界层塔。美国的塔貌似也达不到这个高度吧。而且根据河北的情况,这个塔已经超出了边界层,出了边界层就没有要塔的意义了吧。
再说说你的分析,根据这个气压,还有河北省秋季的平均气温,这个肯定不是在地面的数据,那么适度的分析就不是很合理了。至于气压,要是某一天的数据,可以认为有随机性,但是秋季(平均)的话不能看成随机波动吧。至于怎么解释我也不是很清楚,因为对这个数据本身就很怀疑啊,当然也不排除是在山上。个人愚见~~
密码修改失败请联系微信:mofangbao

新浪微博达人勋

 楼主| 发表于 2013-1-27 18:55:49 | 显示全部楼层

你的分析很正确,所有的数据都是地面数据,别忘了峨眉山还有气象站呢,多高3000m以上呢!
至于你说的超出边界层,那更好了,下垫面的影响很小,风速很大,风机发电很给力!
中国详查塔几百座,美国塔没有中国多呢,美国咋了~有很多数据它也没有的,比如台风数据,很多american来要数据,一个字:no!
数据一点问题没有,放心吧,一个塔几十万,数据有问题,早就拆了。
高山上温度肯定低,不能和正常的比,但是咱看的不是值,也没啥用,至少目前我用不上,看的是趋势就够用了,不过你还是真细心哦! 赞一个
至于你说的边界层高度1km,恩我还真没有考虑这个问题~ 谢谢您的建议:那您知道不同省份四个季节边界层高度是如何确定的嘛??比如 河北 湖南 广东 内蒙 等 不同区域边界层的高度,给个建议吧(然后我再去查查文献瞄一下)
再次感谢您的回复,我好几个帖子都是你最快回复的,赞一个!
密码修改失败请联系微信:mofangbao

新浪微博达人勋

发表于 2013-1-27 21:52:17 | 显示全部楼层
爱的侍者 发表于 2013-1-27 18:55
你的分析很正确,所有的数据都是地面数据,别忘了峨眉山还有气象站呢,多高3000m以上呢!
至于你说的超出 ...

太客气了,我也是学生,就是随便说说,刚好我也是河北的。我用过的边界层高度是用探空资料算的,这个有不少种算法,出来的结果也不大一样。我用的方法大致是在t-logp图上利用08 时气压和最低气温、最高气温, 经过坐标转换求解早晨混合层的气压和温度, 然后根据等温大气压高公式计算混合层高度。不同该地区有不同的季节变化特征。
至于这个数据如果是在山上的话,那么这些分析就复杂多了,因为是地面数据,如果不在山顶的话要考虑山谷风的影响。至于湿度什么的如果植被较多,还要考虑夜间呼吸作用增强,排出大量水分而夜间层结稳定,不利于水汽的垂直扩散,造成湿度增加,这些影响可以通过控制影响因子对比得到定性的结论。
密码修改失败请联系微信:mofangbao

新浪微博达人勋

 楼主| 发表于 2013-1-27 22:15:49 | 显示全部楼层
lqouc 发表于 2013-1-27 21:52
太客气了,我也是学生,就是随便说说,刚好我也是河北的。我用过的边界层高度是用探空资料算的,这个有不 ...

礼多人不怪嘛~嘿嘿
经过坐标转换求解早晨混合层的气压和温度,有公式吗,感觉很有意思,想看看。
秋天的夜间植物呼吸作用影响这么显著吗??确实山上有很多乔木和灌木这样肯定湿度变化会不同与城市地区的观测数据。
测风塔的选址也是要考虑多种因素,我还真不知道,至少空阔地区吧,山谷风的影响,在风向风速上怎么体现的呢?用的是杯式风速仪,山谷风应不同于海陆风,海陆丰可以找出转换高度,通过风向的变化(不过要用阔线)一般测风塔是达不到要求的,而杯式风速仪余弦辨别没有,所以纵向分量对于它的影响一旦考虑到山谷风的影响,肯定不能忽视。我想仅仅通过一个测风塔几十米的资料找不到这种山谷风信号,肯定要用到声雷达,才能看到吧。
不知您有什么建议和看法,之前提出来的都很好,学习了。
密码修改失败请联系微信:mofangbao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新浪微博登陆

本版积分规则

Copyright ©2011-2014 bbs.06climate.com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Discuz! (京ICP-10201084)

本站信息均由会员发表,不代表气象家园立场,禁止在本站发表与国家法律相抵触言论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