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气象,爱气象家园! 

气象家园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8057|回复: 18

[其他] 霾、雾、云、褐云之间也有交集吗?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5-12-23 18:31:2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登录后查看更多精彩内容~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霾、雾、云、褐云之间也有交集吗?
张学文。2015/12/22
过去我是记住了“雾就是近地面的云”这个特征,而把雾看作是位置特殊的云。现在看来云和雾还有一个重要区别,那就是云是移动的,而雾则是基本在当地形成并且在当地解散的。我们在卫星云图上可以追逐到大片的云的位置变化的。但是我们好像不能看到雾从一个地方移动到另外一个地方。确实存在雾时,当地一般是没有风或者风速非常小的。不妨说所有的雾都是趴在当地的,即它是就地形成,就地消失的。而我们几乎看不到不移动的云。云是随空中的风飘着,变化着的。
气象学告诉我们雾形成与湿度很大的空气中。如果地面附近的空气比较干可又有存在很多细小的颗粒物,就影响了能见度,于是气象学就认为这是霾而不是雾。在日光下雾如云一样是白色,或者灰白色的。而霾在日光下则是褐色的或者灰褐色的
霾与雾的一个共同点是都是在地面附近存在。
我们确实没有看见过雾从地面升到空中变成为云的物理过程。
问题来了:霾是否可以从地面集体升空而不被吹散?
我们看到过由细小的颗粒物(不是水颗粒)组成的霾像云那样飘在空中而不解散(不被风吹散)的现象吗?
似乎我们没有看见过。
不过我好像看见过稳定存在于乌鲁木齐低空而没有蔓延到地面的霾。下面的图片是我在2010年拍的照片。照片中悬于城市之上的暗淡的水平褐色模糊区域就是褐色的云。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再一个问题是最近10年提出来的所谓“褐云”。它被认为是可以类似与云那样随风飘在空中而不解散的?不是由水颗粒组成的褐云真的存在?污染物可以集体升空而不解散,并且它们组成的集体被认为是褐云?
我在怀疑。
云、雾、霾、褐云的运动学特征(随风飘?少动,趴在地面附近),存在的区域(地面、低空、高空)都值得系统对比。
补2015.12.22.20.56:在与蒋大和先生的讨论中我还想及了沙尘、浮尘现象。而我印象中沙尘、浮尘是可以集体移动,台升而基本不解散,其过程在卫星照片中可见。


本文引用地址: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024-945142.html 此文来自科学网张学文博客,转载请注明出处。
密码修改失败请联系微信:mofangbao
发表于 2015-12-30 11:49:01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qiuboling 于 2015-12-30 12:40 编辑

关于褐云(brown cloud)
摘自:https://en.wikipedia.org/wiki/Asian_brown_cloud

褐云是因为空气中存在过量的漂浮微粒以及燃烧后产生的污染物(包括柴火(煤)燃烧,汽车废气,工业废气)而形成的一种云。

印度洋褐云或亚洲褐云常出现在1月至3月,有时候会更早出现。因为这段时间是冬季季候风,不下雨。所以也没有雨水去洗涤空气中的污染物。

下图:雷暴中的褐云
捕获.PNG
密码修改失败请联系微信:mofangbao
回复 支持 1 反对 0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5-12-26 23:09:34 | 显示全部楼层
雾有辐射雾和平流雾,辐射雾一般是本地由于前期降水等原因造成湿度增大,且有晴空(辐射逆温)、微风(静风)时在本地产生,一般不移动,上午温度升高破坏逆温之后就消散。
但平流雾是动的,而且地面风力一般在3-5米,持续时间很长,多数是由于暖湿气流在地面弱冷高压扩散的冷垫上爬升造成的。

霾与雾交集很大,从形成机制来说,有时难以区分,尤其辐射雾与霾。
2014年1月环境中心最新规定是相对湿度小于80%为霾,大于95%为雾,介于80至95之间为雾霾混合。两者可以单独存在,偶尔也交替出现。
密码修改失败请联系微信:mofangbao
回复 支持 1 反对 0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5-12-23 20:46:15 | 显示全部楼层
楼主的想法引人思考
密码修改失败请联系微信:mofangbao
发表于 2015-12-24 08:45:35 | 显示全部楼层
感觉前面阐述的很清楚。
密码修改失败请联系微信:mofangbao
发表于 2015-12-26 23:20:23 | 显示全部楼层
雾可以形成云,刚好手里有个09年6月5日的资料,可以看到青岛5日08时温度和露点基本重合,相对湿度近于100%,地面填图为大雾。
08时至11时由于辐射,地面温度升高,逆温被破坏,露点变化不大,雾消散,但是有雾出现总是能说明一点——本地近地面层湿度很大——所以当环境层结不稳定时会有云出现,当然这个云不是由于雾整层抬升造成的,而是由于湿度很大的情况下,空气被地表加热上升时减压降温凝结产生的。
可以看到11时青岛出现CB云,并有雷电。14时有降水发生。
12.png 13.png
密码修改失败请联系微信:mofangbao
发表于 2015-12-26 23:40:59 | 显示全部楼层
14.png
霾是否可以从地面集体升空而不被吹散?

这个是可以的。假如环境温度随高度的分布是上图所示,A点到地面之间是超绝热层结或其他不稳定层结,则烟囱排除的烟只会在A的高度附近出现,而不会低于A点,这是因为这种绝对不稳定的大气层结中,A以下所有高度上的环境温度都低于烟囱排出的烟的温度,也就是说烟的温度高于周围气层,所以会上升到A点。然后到了A-B之间,由于是逆温,环境温度急速上升,所以在AB之间会有环境温度高于烟的温度,所以会抑制上升,这样就会导致烟只在AB的高度之间出现。
当然这种情况需要A-B高度上风比较小,如果风特别大会立刻被吹散所以无法汇集。
这种烟颗粒遇到水汽凝结后可能就是褐云


密码修改失败请联系微信:mofangbao
发表于 2015-12-27 14:08:55 | 显示全部楼层
heaven 发表于 2015-12-26 23:40
霾是否可以从地面集体升空而不被吹散?

这个是可以的。假如环境温度随高度的分布是上图所示,A点到地 ...

边界层相对非常干的情况下,近视干绝热甚至超绝热的时候,上面再给加个逆温,可能会出现你说的这种褐云。
密码修改失败请联系微信:mofangbao
 楼主| 发表于 2015-12-27 15:23:03 | 显示全部楼层
heaven 发表于 2015-12-26 23:20
雾可以形成云,刚好手里有个09年6月5日的资料,可以看到青岛5日08时温度和露点基本重合,相对湿度近于100% ...

这个过程应当是与我们认识的气象道理一致的。不过它不应当属于雾变成了云。而是雾散了以后,下午另外形成了云与降水。对吗?
密码修改失败请联系微信:mofangbao
 楼主| 发表于 2015-12-27 15:28:37 | 显示全部楼层
heaven 发表于 2015-12-26 23:40
霾是否可以从地面集体升空而不被吹散?

这个是可以的。假如环境温度随高度的分布是上图所示,A点到地 ...

在这种温度铅直结构下,霾在A点或者AB的区域形成。这个分析合理。可这时近地面应当没有霾,地面的能见度应当比较好。
密码修改失败请联系微信:mofangbao
 楼主| 发表于 2015-12-27 15:30:03 | 显示全部楼层
Real-萧建仁 发表于 2015-12-27 14:08
边界层相对非常干的情况下,近视干绝热甚至超绝热的时候,上面再给加个逆温,可能会出现你说的这种褐云。

这个分析我比较认同。
密码修改失败请联系微信:mofangbao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Copyright ©2011-2014 bbs.06climate.com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Discuz! (京ICP-10201084)

本站信息均由会员发表,不代表气象家园立场,禁止在本站发表与国家法律相抵触言论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