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积分
- 62021
- 贡献
-
- 精华
- 在线时间
- 小时
- 注册时间
- 2011-6-13
- 最后登录
- 1970-1-1
|
登录后查看更多精彩内容~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于强个人简况
男,1962年10月生,安徽阜阳人,研究员,博士生导师,中国科学院“百人计划”入选者(1997),中共中央统战部华夏英才出版基金获得者(2002)。现任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生态系统网络观测与模拟重点实验室副主任。1994年获得南京大学大气科学系博士学位,现任中国气象学会生态环境与农业气象专业委员会副主任,中国农学会农业气象分会副理事长,中-澳水资源联合研究中心秘书长,全球水系统计划中国委员会(GWSP-CNC)委员,中国民主同盟中央科技委员会委员,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Plant Production编委,Open Forest Science Journal编委,Agricultural Water Management特邀主编(Guest Editor)。目前主要从事生物气候学、小气候学、作物生长模型、生态系统对气候变化的响应与适应等方面的研究。
应用实验和数学模型相结合的方法,从叶片尺度、冠层尺度到区域尺度,研究植物生产力与环境因子的关系。研究了叶片尺度光合作用-蒸腾作用-气孔导度耦合模型和植物光合作用的光抑制机理模型;发展了模拟土壤-植物-大气系统能量平衡、水热传输与生理调节的水热碳耦合模型,用于模拟陆-气间物质能量通量和植物缺水状况的预报;领导开发了农业生产系统模型(ChinaAgrosys)。在国内外学术刊物上发表研究论文100余篇,其中SCI收录论文40余篇。目前共招收硕士生2人(毕业)、博士生10人(毕业5人,在读5人),1人获得院长特别奖,2人获国家留学基金。研究方向:生物气候学、气候变化影响与适应、作物生长模型。
本帖附件为于强教授2011年于南气院的报告讲稿,题目为
气候变化对农业影响的生理生态学基础
气候变化对农业影响的生理生态学基础_R.pptx
(2 MB, 下载次数: 1249)
|
评分
-
查看全部评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