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后查看更多精彩内容~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水分循环速度等概念小议等等
张学文,20171027
我最近的一个博客北半球水分循环速度的统计对比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024-1081864.html在标题中使用了水分循环速度这个词。后来想一想水分循环这个词大家都用。但是如何体现水分循环的速度,并没有公认的看法。这里我对水分循环速度一词的物理含义补充一些说明、看法。
1. 速度一词基本物理含义应当是物体在单位时间移动的距离。它的量纲应当是长度/时间。体现物体的运动的快慢。 2. 人们也把速度一词用到旋转的场合,严格的提法可能是角速度,即每秒(月,年)转了多少角度、弧度、圈。机械时钟上的秒针一分钟转一圈,是例子。地球自转一圈24小时也是例子。 3. 当我们讨论地球表层的水分蒸发进入空中,再以降水形态返回地面时,我们用水分循环循环一词。这可以看作是水分子的上去又返回地面的循环。 4. 基于这种水分循环的过程,我们自然可以问它究竟有多快。或者说水分循环一次要用多少时间。显然我们无力追究每个水分子的上下一次的时间,是多少,但是我们可以用气象语言问全球平均的水汽从蒸发到返回地面的平均时间。或者说每年(月)水汽上下循环多少次。 5. 基于上面的分析,我们不妨把单位时间水汽循环了多少圈(上下了多少次)看作水分循环的速度。 6. 目前大家认可全球平均的每年降水量是1000毫米,而全球平均的大气含水量是25毫米。于是我们自然认为空中水每年更新40次。而这也正是水分循环的速度了(每年40个往返,循环)。 7. 于是每年40次(循环40圈)就是全球的水分循环速度了。 10. 檀成龙给我提供了中国多年月平均的降水量、水汽压力等资料。他也分析了降水量与水汽压力、空中含水量的关系。获得了很多线性方程。如果线性方程的常数项我们就取为0,那么这种经验方程本身就是我们这里讨论的降水量/含水量的比值。
转载本文请联系原作者获取授权,同时请注明本文来自张学文科学网博客。
链接地址: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024-1082635.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