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气象,爱气象家园! 

气象家园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楼主: 奇奇

[短期预报] 天气形势简单分析(不定期更新)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8-4-17 10:20:41 | 显示全部楼层
我想向楼主咨询一下,我可以发吗?
密码修改失败请联系微信:mofangbao
 楼主| 发表于 2018-4-18 00:51:48 | 显示全部楼层
BilibiliHoon 发表于 2018-4-17 10:20
我想向楼主咨询一下,我可以发吗?

可以,欢迎,大家一起交流
密码修改失败请联系微信:mofangbao
发表于 2018-4-18 08:20:50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BilibiliHoon 于 2018-4-18 08:22 编辑

17日00时天气图显示,青藏高原东侧出现了温度冷槽,随着系统的发展这个冷槽可能就转变为南支,向国内输送水汽,而北支槽带来冷空气会引发降水,根据位置感觉大概需要7个时次(中央台的图还是得好好改改)也就在20日前后。。。推错了还希望海涵,我还不是预报员,是个在读学生
SEVP_NMC_WESA_SFER_EGH_ACHN_L50_P9_20180417000000000.jpg
密码修改失败请联系微信:mofangbao
发表于 2018-4-19 09:30:05 | 显示全部楼层
太好了,严重支持BilibiliHoon 发内容!
密码修改失败请联系微信:mofangbao
发表于 2018-4-21 08:49:01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BilibiliHoon 于 2018-4-21 09:49 编辑

写在前面:我现在只是一个学生,也在慢慢学着熟悉自己以后的工作岗位,我的能力自然不能和老前辈们相比,如果有分析不周到的地方还请大家批评指正
SEVP_NMC_WESA_SFER_EGH_ACWP_L50_P9_20180420000000000.jpg SEVP_NMC_WESA_SFER_EGH_ACWP_L50_P9_20180420120000000.jpg
先看500hPa,20日08时槽线位于105°E附近,20日20时槽线位于109°E附近,也就是说在一个时次内系统移动了4个经度,而且偶温度冷槽与之匹配,槽会加强(剩下的项我不想分析了),移速会减慢,等速外推21日08时大致在112°E,20时大致在115°E(可以试着判断下青藏高原东部那个槽),当然最后的结果还得进行订正。因为我在南京,所以更加关注南京的天气一下下,也就在21日夜间可能迎来降水。还有一个想法,就是584线附近一般都是降水带分布的区域(只是想想,没有绝对的理论和数据支持)
3.jpg
图为20日22时左右某大道某大学某校区某院内拍摄的云的照片(凑活看看吧),我个人认为是Ac cug,学妹认为是Ac flo。高太长教授授课的时候说过(南京16年某天下午,第二天一早下雨),这两种云最大的区别在于云底高是否在同一平面上,我观察的时候云块很整齐,并没有发现破絮状的存在(黑灯瞎火的谁知道呢)。但不可否认的是,一早到晚云量增加,云层增厚,天要变了。

SEVP_NMC_WESA_SFER_EGH_ACWP_L70_P9_20180420120000000.jpg
SEVP_NMC_WESA_SFER_EGH_ACWP_L85_P9_20180420120000000.jpg
700hPa和850hPa比较类似,堵在西南气流的控制区域内,850南京露点差为13°C,但在风向上游方向为湿区(我是看露点差,和央台定的不一样),南京肯定也是会继续增湿的。除此之外还要关心桂粤两省附近,850为暖脊,700冷槽,500为短波槽前,同时还在850,700急流区右后侧,应该谨防强对流天气的发生。

除了这些我还想说说兰州的事。我在兰州上了三年学,兰州还是比较干的(当然在沙漠边上的我家更干),但在一个时间段下午傍晚会时常有雷暴发生,有时候还在晚上,14年高三来了场冰雹(我在教室没出去,只知道雨很大,最后才知道是冰雹),好家伙,那才叫一秒入夜。所以我一直有个小想法,让更多的人学会看云(貌似暴露了我的身份),知道大概的天气,那样岂不是很好?


请大家批评指正









密码修改失败请联系微信:mofangbao
 楼主| 发表于 2018-4-22 21:01:46 | 显示全部楼层
【东海附近旺盛的对流云团】如果大家今天有看卫星云图的话,不知大家有没注意到滞留在东海一带发展旺盛的对流云团(图中画圈处)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在南海一带副热带高压盘踞,边缘的西南气流北上与31号冷空气决战,但是第30号冷空气的冷高压残余势力仍在日本东部维持,高压系统南侧的偏东气流与副热带高压边缘的西南气流相遇触碰出了激烈的火花,东海发展旺盛的对流云团就是这两股气流结合的产物,这也说明了天气的变化是非常奇妙的,截个图纪念一下。





4.22.png
4.22红外.png
密码修改失败请联系微信:mofangbao
发表于 2018-4-23 10:23:02 | 显示全部楼层
问候奇奇!希望能经常看到更新!
密码修改失败请联系微信:mofangbao
发表于 2018-4-24 21:09:36 | 显示全部楼层
看楼主的图,又一个温带气旋,南京又得防雨了
这个形式怎么和我做的毕设这么像呢,不同在于我的是在梅雨期内
密码修改失败请联系微信:mofangbao
发表于 2018-4-25 16:35:13 | 显示全部楼层
推一個 內容很受用
密码修改失败请联系微信:mofangbao
发表于 2018-4-27 10:29:31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BilibiliHoon 于 2018-4-27 11:40 编辑

五一假期快到了,相信大家都不想继续学习了,所以毕设放一边,看看这个五一假过得咋样 SEVP_NMC_WESA_SFER_EGH_ACWP_L50_P9_20180426120000000.jpg
SEVP_NMC_WESA_SFER_EGH_ACWP_L50_P9_20180427000000000.jpg
首先看看500的,我不太喜欢国家台的图,原因就是连续性不太好(这就是我坚持要手工绘图的原因)。但是就因为这是咱们自己的,所以我分析它。
80°E有一个高度槽,槽后配合有一个温度冷槽,毫无疑问这个槽是会加深的,今早上的位置大概在85°E,由于槽加强移速减弱,我就一4经度/小时的速度外推,南京在118°E,中间差了32个经度,因此需要8个时次的时间,所以在5月1日前后影响到南京本站(在长江中上游地区和西北地区的兔子们请自行计算下槽过境时间),在此之间,我们还是在处于一个宽广的高压脊内,所以倒不必过于担心。但是还得注意一个问题,那就是副高的位置(有种暴雨叫做副高边缘的暴雨),从588线就可以看出来,副高开始西伸北抬(700hPa更明显),这样就会有比较明显的水汽输送,再加上90°E附近有冷槽配合的南支槽,湿度会加大。就我这几天的体会来说,南京的湿度上来了,能见度转差。中间还有一个系统,就是在青海头顶上的那个低压,请原谅我不知道怎么说。。。(给我的感觉就像是26号冷槽中间断裂的一部分冷空气,但主体在温度脊内,我判断是会减弱消失,但是是这样的吗?低压范围扩大,它增强了。所以这个没想通)
SEVP_NSMC_WXCL_FY2G_EIR1_ACHN_LNO_PY_20180427010000000.jpg
风云大大也给出了现在槽线的位置,已经进入新疆了,但新疆比较干燥,目前的雷达图上没有明显的降水回波(话不说绝对,我吃了四次亏了)
IMG_20180427_102211.jpg
IMG_20180427_102245.jpg
IMG_20180427_102309.jpg
接下来就是岛国的传真图,这就是我一直想不明白的地方,根据国家局的图外推,上面的青海低压东移,岛国图的话青海低压还是比较稳定,在28号开始西进,与此相连的四川、重庆开始出现降水,传真图也在地面上给出了相对应的降水区域。到29号,500hPa槽线差不多就要到南京了,可以看到有大范围的负涡度区,地面图的预报上给出南京位于降水区的边缘(一般来讲日本传真图报降水会偏小),南京从29号夜间开始可能会有零星降水(这个地方应该有700hPa垂直速度和湿度,我忘截图了。。。),不过上升区和湿区面积都不大,所以在29,30这两天南京的同志们不用太担心。

日本传真图只报到了这个时候,最后才是最让人担心的,那就是1号的天气
SEVP_NMC_STFC_SFER_ER24_ACHN_L88_P9_20180427020012000.jpg
根据中央台的结论,1号长江中下游地区雨不小。上文说过,500槽线在1号前后过境,再配合上西伸北抬的副高,这种情况成为了可能,而且看700hPa SEVP_NMC_WESA_SFER_EGH_ACWP_L70_P9_20180427000000000.jpg
长江中下游地区有一道切变线,随着500槽降临,就要搞事了
因为现在槽很不明显,我个人认为阵型降水可能性更大。

文中不足希望老预报员批评指正,尤其是对500hPa形势场说明的那一部分

密码修改失败请联系微信:mofangbao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Copyright ©2011-2014 bbs.06climate.com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Discuz! (京ICP-10201084)

本站信息均由会员发表,不代表气象家园立场,禁止在本站发表与国家法律相抵触言论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