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伯利亚平原到格陵兰岛仍为广阔的低值区,新西伯利亚群岛低涡已经与极地低涡合并加强形成新的极涡系统,其中心位势高度为5018gpm(位势米),伴随-39℃的冷中心,勘察加半岛的低涡系统已经蜕化成为低槽系统并入北极极涡中,西西伯利亚平原的低槽系统已经东移进入中国东北的大兴安岭一带,从东亚局部图看,目前呈现半切断状态,未来可能会成为切断系统进入鄂霍次克海,系统强度先增强后减弱,随后快速东北移动进入楚科奇半岛地区。今天在该低槽的影响下,东北地区、华北东部出现雷雨,并伴随出现雷暴大风或冰雹的强对流天气。中亚地区到我国华北为高压脊的影响,500hPa环境风场为西北风,一波干热空气自中亚经新疆进入我国华北地区,受其影响,我国北方地区将在今天到17日出现高温天气。另外,由于极涡维持,高纬度低槽活跃,新一波低槽将在17~18日再次经西西伯利亚平原再次东移进入贝加尔湖,槽后弱冷空气将影响中国北方地区,但由于冷空气强度弱,因此基本不会带来什么大降温。 今天(15日,周一)低纬度为强势的副热带高压控制,高压脊线位于北纬15度左右,孟加拉湾超级气旋风暴“穆查”(MOCHA)已经于昨天(14日)15 时 30 分在缅甸若开邦附近沿海登陆,登陆时中心附近最大风力 16 级(52 米/秒,相当于我国的超强台风级)。随着孟加拉湾气旋性风暴登陆,今天中南半岛到南海一带环境风场已经转为西南风,也将预示着南海夏季风也将开始爆发,孟加拉湾气旋性风暴登陆后诱使南支槽加深东移影响我国南方地区,在南支槽前正涡度的作用下,17日长江中下游一带地面有锋面形成,而后锋面东移南压,受其影响,16日至17日,江南大部、华南北部等地有中到大雨,局地暴雨。 东亚:从东亚图上可以看出,西西伯利亚平原的低槽系统已经东移进入中国东北的大兴安岭一带,目前呈现半切断状态,中心位势高度在5183gpm(位势米),伴随-34℃的冷中心,受其影响,今天我国华北东部和东北地区出现强对流天气,中亚到华北一带为高压脊的控制,配合一波干热空气东移,受其影响,今天到17日我国西北到华北地区将出现高温天气。副热带高压控制了南海大部,孟加拉气旋性风暴减弱并入南支槽,孟加拉一带南支槽加深东移,我国南方大部地区在槽前的降雨云系覆盖下,因此16日到17日,我国江南大部、华南北部等地有明显的降雨天气,伴随有强对流出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