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后查看更多精彩内容~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本人也是WRF的初学者,独自摸索,比较痛苦,下面是我找到的比较好的关于namelist.wps的说明,在这里分享出来:
&share
wrf_core ='ARW', ;(采用ARW方式进行模拟,除了ARW还有NMM,不过科研上常用ARW)
max_dom = 3, ;(最大的嵌套层数为3层,初学者一般是从一层开始逐步加多)
start_date ='2012-07-21_00:00:00','2012-07-21_00:00:00','2012-07-21_00:00:00',
end_date ='2012-07-22_00:00:00','2012-07-22_00:00:00','2012-07-22_00:00:00',
;(设置模式开始和结束的时间,从左到右依次是第一层第二层和第三层;刚安装好WRF时候,里边只有两层,如果您需要转三层的模式,需要自行添加)
interval_seconds = 21600 ;(前处理的两次分析时间之间的时间间隔(在WRF运行过程中会发现具体的情况,以秒为单位。也就是模式实际输入数据的时间间隔,一般为输入边界条件的文件的时间间隔。没有默认值;输入数据的时间间隔)
io_form_geogrid = 2, ;(这里是一个输出格式的选项,默认为2;当输入1时为binary,后缀是.int文件,当输入2时为NetCDF,后缀为.nc文件,当输入3时为GRIB1,后缀为.gr1文件。)
/
&geogrid
parent_id = 0, 1, 2, ;(嵌套区域的母区域的标号。模式本身没有母区域,因为此项第一列一般设为1,第二列必须等于1。总列数必须等于NUM_DOMAINS)
parent_grid_ratio = 1, 3, 3, ;(嵌套时母网格与子网格之间的比例,没有默认值,例如这里就是1:3:9的比例,最外层为27公里,中间层为9公里,最里层为3公里)
i_parent_start = 1, 31, 35, ;(这里是水平网格各层之间的开始的隔点数 j_parent_start = 1, 26, 39, WRF模式嵌套设置,从网格左下角开始)
e_we = 101,109, 109, ;(这里是各层网格的结束点,因为起始点从1开始,所以也是总隔点数)
e_sn = 91, 109,109,
geog_data_res = '10m','2m','2m', ;(区域所对应选择的地表面静态数据)
dx =27000, ;(xy方向最外层网格的格距,与输入数据保持格距一致)
dy = 27000,
map_proj = 'lambert', ;(选择的投影方式'lambert','polar', 'mercator', and 'lat-lon')
ref_lat = 39.9, ; (中心纬度,也就是模式定最外层所确定的中心位置)
ref_lon =116.3, ; (中心经度,也就是模式定最外层所确定的中心位置)
truelat1 = 30.0, ; (兰博特头像的标准纬度)
truelat2 = 60.0,
stand_lon =116.3, ; (标准经度,实际中图形以这条轴展开)
geog_data_path = '/public2/kang/yang/WPS/geog' ;(设置地表静态数据的路径)
/
&ungrib
out_format ='WPS', ;(输出文件的形式,有MM5,WPS和SI三种形式~)
prefix ='FILE', ; (输出文件的前缀,默认为FILE形式)
/
&metgrid
fg_name = 'FILE'
io_form_metgrid = 2,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