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积分
- 83
- 贡献
-
- 精华
- 在线时间
- 小时
- 注册时间
- 2015-8-9
- 最后登录
- 1970-1-1
|
登录后查看更多精彩内容~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本帖最后由 hdqbhdf 于 2015-11-2 17:59 编辑
第一次试水发帖,如有不当恳请指出:)
请问再分析资料的地面温度在某一区域的适用性和可靠性如何检验?我看到很多文献都是将再分析资料和气象台站的实测资料进行对比,如果一致则说明再分析资料可靠,这一思路的前提就是默认实测值是最准确的了?若再分析资料与实测值不一致,除了再分析资料本身的偏差外,有没有可能是气象站数据存在问题,或者受到城市化等地表变化的影响?感觉再分析资料主要是用来做气候模式和预测的,地表温度也是其中可靠性较差的一个指标,那么它相对于气象站的数据还有没有什么优势呢?
如Kalnay等的文章《Impact of urbanization and land-use change on climate》(Nature, 2003),他先将再分析数据和地表观测数据求相关,对相关较低的山区弃去不用,而在其他区域用地面观测值减再分析值反映城市化影响。那么,再分析数据和实测数据相关高到什么程度,就能够说明再分析数据可靠,并可以进行进一步(如城市化效应)分析?再分析资料和实测值的偏差大于多少就应该弃去不用?
我个人是生态相关的方向,对气象几乎一窍不通……自己研究区内,几套再分析资料的温度序列和气象站温度序列的相关都在0.6-0.7之间,是否意味着研究区的再分析资料可靠性较差,无法用Kalnay的方法证明城市化的影响?期待各位高人的解答,先行谢过~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