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积分
- 79738
- 贡献
-
- 精华
- 在线时间
- 小时
- 注册时间
- 2012-4-18
- 最后登录
- 1970-1-1

|
发表于 2016-6-24 15:53:47
|
显示全部楼层
详细数据项及排序如下:
段序 要素名 单位 长度
Byte 说明
1 测站基本信息段
1.1 区站号 5 5位数字或第1位为字母,第2-5位为数字
1.2 观测时间 14 年月日时分秒(国际时,yyyyMMddhhmmss),其中:秒固定为“00”,为正点观测资料时,分记录为“00”
1.3 纬度 6 按度分秒记录,均为2位,高位不足补“0”,台站纬度未精确到秒时,秒固定记录“00”
1.4 经度 7 按度分秒记录,度为3位,分秒为2位,高位不足补“0”,台站经度未精确到秒时,秒固定记录“00”
1.5 观测场拔海高度 0.1m 5 保留一位小数,扩大10倍记录,高位不足补“0”,若低于海平面,首位存入“-”
1.6 气压传感器拔海高度 0.1m 5 保留一位小数,扩大10倍记录,高位不足补“0”,无气压传感器时,录入“/////” ,若低于海平面,首位存入“-”
1.7 观测方式 1 当器测项目为人工观测时存入1,器测项目为自动站观测时存入4
1.8 质量控制标识 3 依次标识台站级、省级、国家级对观测数据进行质量控制的情况。“1”为软件自动作过质量控制,“0”为由人机交互进一步作过质量控制,“9”为没有进行任何质量控制
1.9 文件更正标识 3 为非更正数据时,固定编“000”;为测站更正数据时,编码规则同文件名中的CCx
2 气压数据 段标识符:PP
2.1 本站气压 0.1hPa 5 当前时刻的本站气压值
2.2 海平面气压 0.1hPa 5 当前时刻的海平面气压值
2.3 3小时变压 0.1hPa 4 正点本站气压与前3小时本站气压之差,非正点时记为缺测
2.4 24小时变压 0.1hPa 4 正点本站气压与前24小时本站气压之差,非正点时记为缺测
2.5 最高本站气压 0.1hPa 5 每1小时内的最高本站气压值
2.6 最高本站气压出现时间 4 每1小时内最高本站气压出现时间,时分各两位,下同
2.7 最低本站气压 0.1hPa 5 每1小时内的最低本站气压值
2.8 最低本站气压出现时间 4 每1小时内最低本站气压出现时间
3 温度和湿度数据 段标识符:TH
3.1 气温 0.1℃ 4 当前时刻的空气温度
3.2 最高气温 0.1℃ 4 每1小时内的最高气温
3.3 最高气温出现时间 4 每1小时内最高气温出现时间
3.4 最低气温 0.1℃ 4 每1小时内的最低气温
3.5 最低气温出现时间 4 每1小时内最低气温出现时间
3.6 24小时变温 0.1℃ 4 正点气温与前24小时气温之差,非正点时记为缺测,在业务软件中自动计算求得,非正点时记为缺测
3.7 过去24小时最高气温 0.1℃ 4 软件自动统计求得,在18、00时,为编报1SnTxTxTx组,非正点时记为缺测
3.8 过去24小时最低气温 0.1℃ 4 软件自动统计求得,00、06时,为编报2SnTnTnTn组,非正点时记为缺测
3.9 露点温度 0.1℃ 4 当前时刻的露点温度值
3.10 相对湿度 1% 3 当前时刻的相对湿度
3.11 最小相对湿度 1% 3 每1小时内的最小相对湿度值
3.12 最小相对湿度出现时间 4 每1小时内最小相对湿度出现时间
3.13 水汽压 0.1hPa 3 当前时刻的水汽压值
4 累计降水和蒸发量数据 段标识符:RE
4.1 小时降水量 0.1mm 4 每1小时内的降水量累计量
4.2 过去3小时降水量 0.1mm 5 软件从小时降水量自动统计,自动站缺测时,为雨量筒人工观测降水量。非正点时记为缺测
4.3 过去6小时降水量 0.1mm 5 软件从小时降水量自动统计,自动站缺测时,为雨量筒人工观测降水量。非正点时记为缺测
4.4 过去12小时降水量 0.1mm 5 软件从小时降水量自动统计,自动站缺测时,为雨量筒人工观测降水量,非正点时记为缺测
4.5 24小时降水量 0.1mm 5 软件从小时降水量自动统计,自动站缺测时,为雨量筒人工观测降水量,非正点时记为缺测
4.6 人工加密观测降水量描述时间周期 2 任意时段累积降水量,人工设置,满足应急加密观测需要。无加密观测降水量时,记为缺测
4.7 人工加密观测降水量 0.1mm 5 在4.6中指定累积时段的降水量。无此内容时,记为缺测
4.8 小时蒸发量 0.1mm 4 每1小时内的蒸发累计量
5 风观测数据 段标识符:WI
5.1 2分钟风向 1° 3 当前时刻的2分钟平均风向
5.2 2分钟平均风速 0.1m/s 3 当前时刻的2分钟平均风速
5.3 10分钟风向 1° 3 当前时刻的10分钟平均风向
5.4 10分钟平均风速 0.1m/s 3 当前时刻的10分钟平均风速
5.5 最大风速的风向 1° 3 每1小时内10分钟最大风速的风向
5.6 最大风速 0.1m/s 3 每1小时内10分钟最大风速
5.7 最大风速出现时间 4 每1小时内10分钟最大风速出现时间,时分各两位,下同
5.8 瞬时风向 1° 3 当前时刻的瞬时风向
5.9 瞬时风速 0.1m/s 3 当前时刻的瞬时风速
5.10 极大风速的风向 1° 3 每1小时内的极大风速的风向
5.11 极大风速 0.1m/s 3 每1小时内的极大风速
5.12 极大风速出现时间 4 每1小时内极大风速出现时间
5.13 过去6小时极大风速 0.1m/s 3 由软件自动从自动站数据中挑取或人工输入,在18、00、06、12时,为编报911fxfx组,非正点时记为缺测
5.14 过去6小时极大风向 1° 3 由软件自动从自动站数据中挑取或人工输入,在18、00、06、12时,为编报915dd组,非正点时记为缺测
5.15 过去12小时极大风速 0.1m/s 3 由软件自动从自动站数据中挑取,非正点时记为缺测
5.16 过去12小时极大风向 1° 3 由软件自动从自动站数据中挑取,非正点时记为缺测
6 地温数据 段标识符:DT
6.1 地表温度 0.1℃ 4 当前时刻的地面温度值
6.2 地表最高温度 0.1℃ 4 每1小时内的地面最高温度
6.3 地表最高出现时间 4 每1小时内地面最高温度出现时间
6.4 地面表最低温度 0.1℃ 4 每1小时内的地面最低温度
6.5 地表最低出现时间 4 每1小时内地面最低温度出现时间
6.6 过去12小时最低地面温度 0.1℃ 4 在业务软件中自动计算求得,00时为编报3SnTgTgTg组,非正点时记为缺测
6.7 5厘米地温 0.1℃ 4 当前时刻的5厘米地温值
6.8 10厘米地温 0.1℃ 4 当前时刻的10厘米地温值
6.9 15厘米地温 0.1℃ 4 当前时刻的15厘米地温值
6.10 20厘米地温 0.1℃ 4 当前时刻的20厘米地温值
6.11 40厘米地温 0.1℃ 4 当前时刻的40厘米地温值
6.12 80厘米地温 0.1℃ 4 当前时刻的80厘米地温值
6.13 160厘米地温 0.1℃ 4 当前时刻的160厘米地温值
6.14 320厘米地温 0.1℃ 4 当前时刻的320厘米地温值
6.15 草面温度 0.1℃ 4 当前时刻的草面温度值
6.16 草面最高温度 0.1℃ 4 每1小时内的草面最高温度
6.17 草面最高出现时间 4 每1小时内草面最高温度出现时间
6.18 草面最低温度 0.1℃ 4 每1小时内的草面最低温度
6.19 草面最低出现时间 4 每1小时内草面最低温度出现时间
7 自动观测能见度数据 段标识符:VV
7.1 1分钟平均水平能见度 1m 5 当前时刻的1分钟平均水平能见度
7.2 10分钟平均水平能见度 1m 5 当前时刻的10分钟平均水平能见度
7.3 最小能见度 1m 5 每1小时内的最小能见度
7.4 最小能见度出现时间 4 每1小时内的最小能见度出现时间
8 人工观测能见度、云、天数据 段标识符:CW
8.1 能见度 0.1km 4 正点的能见度,由人工输入
8.2 总云量 1成 3 正点的总云量,由人工输入
8.3 低云量 1成 3 正点的低云量,由人工输入
8.4 编报云量 1成 3 正点的低云状或中云状云量,由人工输入,为编报Nh
8.5 云高 1m 5 正点的低(中)云状云高,由人工输入,为编报iRiXhVV中的h;当无Nh的云时,若无云高值,均写入2500
8.6 云状 24 由人工输入,最多8种云,按简码编
8.7 云状编码(云码) 3 按《GD-01Ⅲ》规定形成的云状编码(CLCMCH),由人工输入云状,软件自动形成编码
8.8 现在天气现象编码 2 按《GD-01Ⅲ》规定形成的现在天气现象编码(ww),由人工输入,不能自动观测或人工输入时,固定编“//”
8.9 过去天气描述时间周期 2 对于天气报时次为06;补充天气报时次为03;加密天气报的00时为12,其他加密天气报时次为06;非发天气(加密)报时次,固定编“//”
8.10 过去天气(1) 1 按《GD-01Ⅲ》规定形成的过去天气编码(W1),由人工输入,不能自动观测或人工输入时,固定编“//”
8.11 过去天气(2) 1 按《GD-01Ⅲ》规定形成的过去天气编码(W2),由人工输入,不能自动观测或人工输入时,固定编“//”
8.12 地面状态 2 06时人工观测值,由人工输入,其他时次固定编“//”
9 其它重要天气数据 段标识符:SP
9.1 积雪深度 0.1cm 4 00时或应急加密观测时次观测值,由人工输入,00时为编报925SS组,无人工观测值时,固定编“////”
9.2 雪压 0.1g/cm2 3 00时或应急加密观测时次观测值,由人工输入,无人工观测值时,固定编“////”
9.3 冻土深度第1栏上限值 1cm 3 00时人工观测或应急加密观测时次观测值,由人工输入,无人工观测值时,固定编“////”
9.4 冻土深度第1栏下限值 1cm 3 00时人工观测或应急加密观测时次观测值,由人工输入,无人工观测值时,固定编“////”
9.5 冻土深度第2栏上限值 1cm 3 00时人工观测或应急加密观测时次观测值,由人工输入,无人工观测值时,固定编“////”
9.6 冻土深度第2栏下限值 1cm 3 00时人工观测或应急加密观测时次观测值,由人工输入,无人工观测值时,固定编“////”
9.7 龙卷、尘卷风距测站距离编码 1 按《GD-01Ⅲ》规定输入的Mw码,在18、00、06、12时[加密]天气报中,人工输入,无人工观测值时,固定编“////”
9.8 龙卷、尘卷风距测站方位编码 1 按《GD-01Ⅲ》规定输入的Da码,在18、00、06、12时,人工输入,无人工观测值时,固定编“////”
9.9 电线积冰(雨凇)直径 1mm 3 按《GD-01Ⅲ》规定在18、00、06、12时,人工输入,为编报934RR组,无人工观测值时,固定编“////”
9.10 最大冰雹直径 1mm 3 按《GD-01Ⅲ》规定在18、00、06、12时,人工输入,为编报939nn组,无人工观测值时,固定编“////”
10.小时内每分钟降水量数据 0.1mm 120 段标识符:MR。每分钟两位
11.人工观测连续天气现象 不定 段标识符:MW。不能自动观测或人工输入时,固定编“//,.”
12.数据质量控制码 段标识符:QC
12.1 台站级 158 各占1行。对应2~10段的各数据项.每行行首加记录分级标识符(Q1:台站级;Q2:省级;Q3:国家级),标识码与质量控制码之间用1个半角空格分隔
12.2 省级 158
12.3 国家级 158
13.文件结束符 4 NNNN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