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气象,爱气象家园! 

气象家园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新浪微博登陆

只需一步, 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5826|回复: 9

水利权威扭曲了我国的水资源基本形象

[复制链接]

新浪微博达人勋

发表于 2016-9-23 19:32:4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登录后查看更多精彩内容~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新浪微博登陆

x
水利权威扭曲了我国的水资源基本形象
张学文,2016/9/23
今天科学网精选博客中精选了夏军等著的《气候变化影响下中国水资源的脆弱性与适应对策》(北京:科学出版社,2016.7)一书第一章部分(王芳摘),见后。http://blog.sciencenet.cn/blog-528739-1004507.html 文博客说
“中国多年平均水资源总量约为2.8万亿m3”。
我认为把河水资源量等同于水资源量是我国学者长期误导我国人民的偏见。它严重地忽视了降水才是我国的可再生水资源这个基本事实。
我国的平均年降水量大约是630毫米/年。即每年落到960万平方公里国土上的降水量是6万亿(立方米)吨。
我认为这6万亿立方米/年,才是大自然免费赐给我国的可再生淡水资源总量。
水利权威说的2.8万亿立方米仅是这6万亿当中的一部分,而且水利界还说2.8万亿的水的很大一部分要保证它们流入海洋和国外!于是在水利专家看来中国几乎是可怜得无水可用!中国应当贫穷。
这是事实吗?
我认为这不是中国的真实水资源图景
真实的中国水资源图景是什么呢?
1.       我国每年有6万亿立方米的降水免费降落到全国各地。我们不能对此装聋作哑。
2.       我国的草原占了国土的最大部分,那里几乎没有河水灌溉。所以我国的草场的水资源几乎全部来自当地的降水。即我国的草场上降水是唯一的水资源。我们不能对降水视而不见。我国的牧业依靠降水为水资源来源。不承认降水的地位你如果获理解我国的牧业?
3.       我国有广大的森林,它们依靠降水生存,基本与河水无关。
4.       广大农田主要依靠自然降水为水源。这也是我国的基本现实。我国依赖河水灌溉的农业很少(新疆和宁夏)。其他部分农田用河水灌溉,仅是起着补充雨水不到位的作用。而河水本身也来自降水。
5.       河水主要是流出国土的:一个长江每年要有1万亿的水流出国土,干旱的西北华北不能把海河、黄河的水量全部截留,要保证一定的河水入海,这是所谓不可逾越的红线。而华南降水充沛(从农业看河水有无对它影响不大),河水是送入海洋的。让河水流量等于水资源量是不行的。
在以上这些基本情况的基础上你却把河水流量等同与我国的水资源量,去定义,去议论,去规划,这准确吗?妥当吗?这不是扭曲了问题吗?不误事吗?
现在是的情况:在专家的说教下,几乎每个中国人都应当知道所谓的中国水资源量是2.8亿立方米/年,都要知道中国水资源很穷。从总理到中学生。
但是我国的每天滋润了大地的降水总量是多少,全年降水总量是多少的数据却很少有人提及。气象部门的专家不止1000.但是真正这理解这个数值的专家我估量没有1%。
结果是
错误的水资源定义从总理到中学生都知道,正确的降水资源量及其含义在水利部门是回避,连而气象部门也基本是哑巴。
----------

中国水资源人均占有量低,时空分布不均匀。长江以北水系流域面积占全国国土面积的64%,水资源量却只占全国的19%。目前干旱缺水成为了北方地区主要的自然灾害。中国大部分地区每年汛期连续4个月的降水量占全国的60%~80%,不但容易形成春旱夏涝,而且水资源中大约有2/3是洪水径流量,形成江河的汛期洪水和非汛期的枯水。伴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全球气候变化的影响,中国面临着越来越紧迫的水资源问题和挑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气候变化下水资源时空分布不均匀加剧,水资源配置难度大



中国多年平均水资源总量约为2.8万亿m3,人均水资源量为2173 m3,仅为世界人均水平的1/4。水资源可利用量为8140亿m3,占全国水资源总量的29%,其中南方为5600亿m3,北方为2540亿m3。2010年,南方人均可利用水资源量约为1100m3,北方人均可利用水资源量只有359m3。2010年,全国实际用水量已达6022亿m3,达到了可利用水资源总量的73.9%。



中国的降水年际变化大,且多集中在6 ~9月,占全国降水量的60%~80%。空间分布总体上呈“南多北少”,长江以北水系流域面积占全国国土面积的64%,而水资源量仅占19%,水资源空间分布不平衡。中国水资源分布不均的特点决定了在经济社会发展中保障供水安全始终是一项重大任务。据2010年水利部有关统计,新中国成立以来,全国已累计解决农村2.82亿人口的饮水困难,4亿多农村人口喝上自来水,城市自来水普及率已经达到了95%以上;农业有效灌溉面积达到5600万hm2;形成了比较完整的供水体系,基本保障了工业和城市的用水需求。但是中国水资源短缺的状况仍然相当严重,北方地区尤甚,截至2010年,全国农村仍有2亿人口饮水安全没有保障,1/3的乡镇缺乏符合标准的供水设施。一般年份,农田受旱面积为667万~2000万hm2,粮食平均减产200多亿公斤。工业和城市用水紧张状况日益严重,已经成为一些城市发展主要的制约因素之一。由于多种因素的影响,导致中国年缺水量达536亿m3,其中河道外缺水,即国民经济缺水达404亿m3,挤占了河道内的生态用水132亿m3,总的生态缺水量达347亿m3。2030年,中国人口将接近16亿人,中国的用水总量预计将从2010年的6022亿m3增加到7101亿m3,全国人均可利用水资源量将从2000年的628 m3减少到508 m3,仅占全球人均水资源量2000 m3的1/4,已达到全球水危机的红线。由于水资源与土地等资源的分布不匹配,经济社会发展布局与水资源分布不相适应,导致水资源供需矛盾十分突出,水资源配置难度更为艰巨。



气候变化下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的节水战略需求愈来愈迫切

与发达国家比较,中国农业和工业的水资源利用效率还比较低,其中农业灌溉水利用率只有40%~50%,发达国家可达70%~80%,全国平均单方水GDP仅为世界平均水平的1/5,单方水粮食增产量为世界平均水平的1/3。一些地区农业生产仍然采取传统的大水漫灌方式,全国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仅为0.45左右。由于中国现行的水价偏低,生活用水、农业用水、工业用水浪费严重。水价偏低导致用户对价格不敏感,节水观念淡薄,从而造成一方面缺水,另一方面又浪费水的现象。同时,中国东部季风区尤其北方流域面临着开发利用率高的问题。在水资源一级区中,水资源开发利用率最高的是海河区,为101%,其中海河南系高达123%;黄河区也较高,为76%;淮河、西北诸河和辽河水资源开发利用率为40%~50%,其中海河南系、海河北系、辽河流域、沂沭泗河和山东半岛水资源开发利用率分别达到了123%、98%、66%、60%和63%。



中国工业万元产值的用水量是发达国家的5 ~10倍,城市供水管网漏损严重,全国城市供水管网平均漏损率达20%,东北部分城市超过了30%,工业用水效率偏低,2005年全国万元工业增加值用水量为169m3,约相当于美国的11倍、日本的9倍。污水再生利用进展也比较缓慢,2014年全国设市城市污水再生利用率只有10%。城市雨水利用意识还不强,尽管按年降水量600mm估算,全国城市绿地系统的雨水利用量可达20亿m3,但由于节水意识淡薄,绿地建设中缺乏雨水利用观念,前期雨水含有的污染程度通常超过城市污水,前期雨水处理技术的落后也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雨水利用的发展,尤其是大规模的集雨工程。另外,中国生活用水的浪费现象依然严重,节水器具推广缓慢,节水型器具普及率低。非常规水资源开发利用潜力远未挖掘。以海水淡化为例,海水淡化产业化规模不够、价格因素导致的海水淡化成本相对较高和市场需求量不大形成的恶性循环,是长期制约中国海水淡化产业化发展最主要的因素。



在中国,用水结构的不合理和浪费严重,以及水管理体制不顺、多龙治水、多条分割、利益冲突、管理落后等原因导致主要流域的水资源供需关系矛盾日益突出。在气候变化背景下,可能进一步加剧水资源供需矛盾,全社会节水战略应对气候变化也迫在眉睫。



变化环境下中国的水灾害、水环境、水生态问题更加严峻



中国洪涝灾害十分严峻。随着气候变暖、海平面上升和高强度的人类活动,极端气候事件越来越频发,中国沿海地区的洪涝、海水入侵灾害日趋严重,干旱缺水地区和强度有增加态势。此外,随着城镇化的快速推进,城市内涝问题也日益突出。2010年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住建部) 对全国351个城市的调研发现,2008 ~ 2010年全国有62%的城市都曾发生过内涝事件,内涝发生3次以上的城市达到39%。小河流的山洪灾害损失严重。一般年份中小河流的洪水灾害损失占全国水灾害总损失的70%~80%,2000~2010年水灾造成的人员伤亡有2/3以上发生在中小河流。气候变化背景下,极端水旱灾害发生的频率与强度将有增加的态势。北方缺水地区水资源供需矛盾依然十分突出,地下水过度开采趋势短期内难以改变,50%以上的城市面临缺水危机。



河道断流、湖泊干涸、湿地退化等问题严重。2000 ~2010年全国湿地面积减少了3.4万km2,减少率达8.82%,湿地成为中国短时间尺度内面积丧失速度最快的自然生态系统。湖泊与湿地生物资源退化,生物多样性下降,生态灾害频发,湖泊水环境恶化、水体富营养化现象普遍,湖泊与湿地不合理利用问题突出。2000 ~2010年,中国2/3的地表水已明显被污染,50%以上的地下水水质较差甚至极差,城市饮用水二次污染风险高,末梢水的水质合格率较低,从河流与湖泊的水质来看,59.2%的河长达不到Ⅱ类水质的标准,超过65.8%的湖泊面积达不到Ⅱ类水质的标准。全国地下水水质状况也不容乐观,总体呈现逐渐恶化的趋势,属于较差与极差监测点的数量占全部监测点总数的一半以上。未来气候变化将导致的水安全问题及其联系的水环境、水生态问题已经成为国际研究的重大热点问题之一。



全球变暖和人类活动加剧了中国水资源的脆弱性



气候变化对水资源影响的脆弱性是指气候变化对水资源系统造成不利影响的程度。它是研究气候变化对水资源安全影响及评价的重要科学问题,也是应对气候变化水资源管理重要的应用基础。中国水资源系统应对气候变化的适应能力仍然比较脆弱。有证据表明,1960 ~ 2010年中国的气候发生了显著的变化,平均温度升高,年降水量在东北和华北呈减少趋势,而在华南和西北则显著增加。全球变暖可能加剧中国年降水量及年径流量“南增北减” 的不利趋势,在气候变暖的背景下,南涝北旱的格局会进一步加重,区域水循环时空变异问题突出,导致北方地区水资源可利用量减少、耗用水增加和极端水文事件,而水资源短缺也将在全国范围内持续,从而加剧水资源的脆弱性,影响中国水资源配置及重大调水工程与防洪工程的效益,危及水资源安全保障。另外,经济和人口增长、河流开发等人类活动进一步加剧,不仅增加了需水量,也加剧了水污染,显著改变了流域下垫面条件,对水资源的形成和水循环多有不利影响。未来中国水资源发展态势不容乐观,水资源脆弱性将进一步加大。



本文由王芳摘自夏军,李原园《气候变化影响下中国水资源的脆弱性与适应对策》(北京:科学出版社,2016.7)一书第一章部分,内容有删节。



ISBN 9787030475251



在分析我国东部季风区主要流域水资源现状的前提下,结合研究区经济社会发展对水资源需求,研究气候变化情景下水资源影响与水资源供需耦合响应关系,分区评价水资源的脆弱性及其阈值,提出气候变化对我国东部季风区重点流域水资源供需态势影响及脆弱性的系列成果图;分析气候变化对南水北调重大调水工程的影响和对区域水资源安全的影响评估,提出应对气候变化影响的适应性对策;研究气候变化下水资源影响适应性管理对策;评估我国目前应对气候变化适应性措施的适应效能,分析实施适应性措施的成本收益与制约因素,探讨气候变化下水资源适应性管理的制度、模式及保障途径。


一起阅读科学!

科学出版社│微信ID:sciencepress-cspm

专业品质  学术价值

原创好读  科学品味

点击“阅读原文”可购买本书



转载本文请联系原作者获取授权,同时请注明本文来自科学出版社科学网博客。
链接地址:http://blog.sciencenet.cn/blog-528739-1004507.html

密码修改失败请联系微信:mofangbao

新浪微博达人勋

发表于 2016-9-23 20:40:50 | 显示全部楼层
不辨不明
密码修改失败请联系微信:mofangbao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新浪微博达人勋

发表于 2016-9-24 11:08:37 | 显示全部楼层
老爷子这么大岁数了,忧国忧民,也是难得。
密码修改失败请联系微信:mofangbao

新浪微博达人勋

 楼主| 发表于 2016-9-24 21:38:49 | 显示全部楼层
老A不加V 发表于 2016-9-24 11:08
老爷子这么大岁数了,忧国忧民,也是难得。

气象部门对这个重要问题的基本态度是弃权(说得难听是失职)
水利部门对此的基本态度是越位(说得难听是霸权)
密码修改失败请联系微信:mofangbao

新浪微博达人勋

发表于 2016-9-26 14:55:04 | 显示全部楼层
现在的著作中的谬误太多了 都是浮躁惹的
密码修改失败请联系微信:mofangbao

新浪微博达人勋

发表于 2016-10-5 10:49:21 | 显示全部楼层
{:eb502:}{:eb502:}
密码修改失败请联系微信:mofangbao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新浪微博达人勋

发表于 2018-1-19 21:55:38 | 显示全部楼层
要把蒸发的和降落在沙漠上的也算做可利用水资源量吗
密码修改失败请联系微信:mofangbao

新浪微博达人勋

 楼主| 发表于 2018-1-20 10:14:51 | 显示全部楼层
jinjin 发表于 2018-1-19 21:55
要把蒸发的和降落在沙漠上的也算做可利用水资源量吗

1.我从来没有把蒸发看作的水资源呀。
2.难道沙漠中长的草(很稀少)是有人刻意灌溉的吗?
密码修改失败请联系微信:mofangbao

新浪微博达人勋

发表于 2018-1-20 20:14:56 | 显示全部楼层
张学文 发表于 2016-9-24 21:38
气象部门对这个重要问题的基本态度是弃权(说得难听是失职)
水利部门对此的基本态度是越位(说得难听是 ...

关于水资源学研究对象———水资源
的界定
1.1 水资源定义与内涵探讨的历史沿革
水资源学是研究水资源运动规律与开发、利用
及保护的一门科学。水资源一词最早出现于正式机
构的名称,是1894 年美国地质调查局(USGS)设立了
水资源处(WRD)并一直延续至今。100 多年过去
了,关于水资源的定义及内涵却仍然见仁见智,尚未
有一个统一的界定。前苏联Kalinin 为英国大百科
全书中关于“水资源”一词表述为“自然界一切形态
(液态、固态、汽态)的水”,1963 年英国“水资源法”
中定义为“具有足够数量的可用水源”,即自然界中
水的特定部分。1988 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UNESCO)
和世界气象组织(WMO)定义水资源是“作为
资源的水应当是可供利用或可能被利用,具有足够
数量和可用质量,并且可适合对某地为对水资源需
求而能长期供应的水源”。
我国对水资源的理解也不尽相同:《中国大百科
全书·大气科学·海洋科学·水文科学》卷中,把水资
源定义为“地球表层可供人类利用的水”;而在《中国
大百科全书·水利》卷中则定义为“自然界各种形态
(汽态、液态或固态)的天然水”,并把可供人类利用
的水作为“供评价的水资源”;《中国资源科学百科全
书》中,把水资源定义为“可供人类直接利用、能不断
更新的天然淡水,主要指陆地上的地表水和地下
水”。1991 年《水科学进展》编辑部组织了一次笔
谈,国内许多知名专家就水资源的定义和内涵进行讨论,陈家琦教授在《水问题论坛》上把讨论的观点,
做了扼要的阐述与归纳,其中较有代表性的几种关
于水资源内涵的观点如下[l,2]:
(l)降水是大陆上一切水分的来源,但降水只
是一种潜在的水资源,只有降水量中可被利用的那
一部分才是真正的水资源。
(2)从自然资源的观念出发,水资源可定义为
与人类生产、生活资料有关的天然水源。
(3)水资源是指可供国民经济利用的淡水资
源,它来源于大气降水,其数量为扣除降水期蒸发后
的总降水量。
(4)一切具有利用价值,包括各种不同来源或
不同形式的水,均属水资源范畴。
(5)不能笼统地把降水、土壤水或地表水称之
为水资源,水资源数量上应具有一定的稳定性且可
供利用。
(6)水资源主要指与人类社会用水密切相关而
又能不断更新的淡水,包括地表水、地下水和土壤
水,其补给来源为大气降水。
(7)作为维持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重要自然
资源之一的水资源,应具有下列特性:! 可以按照
社会的需要提供或有可能提供的水量;" 这个水量
有可靠的来源,且这个来源可以通过水循环不断得
到更新或补充;# 这个水量可以由人工加以控制;
$ 这个水量及其水质能够适应人类用水要求。
摘自现代水资源评价及水资源学学科体系研究




万分感谢您回复我,甚感荣幸
但是我看的水利的文献里 对水资源的界定 还是以降水为主的呀   惭愧的是具体其实我也没看的很懂
密码修改失败请联系微信:mofangbao

新浪微博达人勋

 楼主| 发表于 2018-1-23 16:00:58 | 显示全部楼层
jinjin 发表于 2018-1-20 20:14
关于水资源学研究对象———水资源
的界定
1.1 水资源定义与内涵探讨的历史沿革

1.既然是资源,它应当是有利用价值的。降水是淡水,可以利用,它有资格称为资源。
2.降水又是河水,地表水,冰川的水分来源,所以回避降水的数量,把河流的流量看是唯一的水资源,显然十分片面。由此
3.由此看来把人均占有的河水流量称为水资源量显然是误导。
4.我国的人均水资源量应当以每年人均占有的降水量为基础数据:12亿人,每年有6万亿立方米的降水,平均每人每年5000立方米.---遗憾的是多少学者却用错误的数据去讨论所谓水资源。说中国人均水资源只有2000多立方米。
密码修改失败请联系微信:mofangbao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新浪微博登陆

本版积分规则

Copyright ©2011-2014 bbs.06climate.com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Discuz! (京ICP-10201084)

本站信息均由会员发表,不代表气象家园立场,禁止在本站发表与国家法律相抵触言论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