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积分
- 9188
- 贡献
-
- 精华
- 在线时间
- 小时
- 注册时间
- 2011-6-27
- 最后登录
- 1970-1-1
![未绑定新浪微博用户 新浪微博达人勋](source/plugin/sina_login/img/gray.png)
|
登录后查看更多精彩内容~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本帖最后由 山_脉 于 2018-11-20 10:48 编辑
2013年通过中职评审5年了,现在是专技9级,这5年来也是一直很努力,想要在评高职的时候更顺利一些,5年里一直在州(市)一级气象台工作,但报的方向不是天气预报方向,因为我是非气象专业毕业的,中职评的方向也是应用气象与气象服务。 说说自己的条件吧:论文方面第一作者核心期刊发表5篇,第二作者3篇就不说了,在评审表中压根我就没提,我这个二作还是属于帮一作处理数据、作图,修改圆润文章的,不是喊人帮忙挂名那种。课题方面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一个,但不是主持人,结题报告中主要研究人员排名第二,这个课题做了4年,我自己也是实实在在地做了很多事情了,结题报告中自己研究的内容含第一作者论文2篇,研究区地质环境分析说明一份;自己主持的市局小课题1个,同时参加了省局一个科研创新团队,自己属于团队骨干(省局下了文件),这个工作开展过程中自己做的事情自认为不算很多。业绩方面作为主要完成人制作的气象服务材料和提供的服务获得市领导批示3次,市政府效益证明材料4例;气象台集体方面市委、政府“特色”奖三等奖1次,其中有一年气象台每个季度都拿了全省预报质量奖,年度拿了个全省第一(当年值班超过台人均值班33个,5年值班数超过台人均值班98个),其他的材料些在这就不说了。人才培养方面指导县局同事撰写发表论文6篇(含我二作的3篇),州市级业务培训上授课15学时。
今天把申报的材料送省局了,祝福自己顺利通过评审,毕竟一直都在努力,没有混日子。
续点后面的事情,10月底,省局公布了进入答辩的人员名单,有幸选中了,但不幸的是看了下应用气象与气象服务方向的人,较其他方向相比太多了,一下子感觉到了压力,其他所有方向加起来就差不多只是应用气象方向的一半多2个。答辩的时候好好弄了PPT,做PPT的时候省局认识的朋友给的建议就是人家给10分钟陈述,时间千万别超了,我看了一下我的就7到8分钟的样子,不超时的确很重要,答辩前评委老师也是再三强调。
我觉得现在的高职答辩也是越来越公正了,每年高评委还是有所变动的,要让你今年做高评委,都是开会的提前一天电话通知。我还听我前面几年答辩的朋友说,以前答辩是喊一个进去一个,答辩好后不能逗留,我们这次不是了,是所有人做在一起,听其他人陈述自己的成果业绩等等,老师的问题答得如何。这样至少能避免了很多暗箱操作和人情关系,大家可通过听和看都知道对方的能力和水平,一定程度上起到一个监督的作用。听了其他同事的PPT介绍和回答问题的情况,我觉得我的实力至少也能算中等偏上。
答辩2周后,也就是几天前,省局下发了具备副高级工程师资格人员名单,有幸一次性通过了。还是感谢自己的努力,也感谢论坛获得的知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