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后查看更多精彩内容~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本帖最后由 言深深 于 2012-5-9 16:05 编辑
较早的一些时间有朋友问如何分析EOF的结果,当时一直在忙,没有时间好好思考一下如何去给大家讲解,简单的做了一些答复,有点儿【敷衍了事】的嫌疑。终究抽出一些时间和大家做一个简单的交流,用一幅【小图】【简单】的和大家一起分析一下EOF分解的模态和其对于的时间系数之间的关系!
关于如何进行EOF分析,不妨参见http://bbs.06climate.com/forum.php?mod=viewthread&tid=4753【需要特别说明的是:有朋友反映该帖子所用的李建平老师的分解程序对于格点小于时间长度时分解程序不能进行的问题,目前我也不能给出较好的解释。可以咨询http://ljp.lasg.ac.cn/dct/page/65539】
或者http://so.06climate.com/f/discuz?agId=3&charset=gbk&cuName=%D1%D4%C9%EE%C9%EE&egIds=&fmSign=a264&gId=25&module=forum&q=eof&sId=5306431&sSiteUid=32&source=forum&ugSign25=88aa&ugSign3=a720&ts=1336549987&sig=399b82c4faef38fb1272d8cd778dbbf4 查找更多关于EOF分解的资料。
相信大家在进行一些思考之后能够得到自己的EOF结果。
EOF分解的模态与其时间系数是一一对应的,下面截取其中的一个模态以及对应的时间系数做简要的分析。
(a)模态
(b)对应的时间系数
【分析】
如图EOF分解的第一模态:赤道中东太平洋海温偏低(高),北太平中北部、南太平洋南部以及南北大西洋均出现温度偏高(低),结合时间系数发现1978前后其相位由正转负。说明1978年以前赤道东太平洋海温偏低,北太平洋中北部、南太平洋南部、南北大西洋海温较高;1978年以后赤道东太平洋海温升高,北太平洋中北部、南太平洋南部、南北大西洋海温降低。这表明该模态控制下的海温分布型在1978年前后发生一次明显转折。
只能说我的分析相对还是比较浅显的,如果有更好的分析方法请不吝补充和赐教----先行谢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