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积分
- 3011
- 贡献
-
- 精华
- 在线时间
- 小时
- 注册时间
- 2013-10-17
- 最后登录
- 1970-1-1
![[qinkong_igsnrr] 粉丝数:7 微博数:35 新浪微博达人勋](source/plugin/sina_login/img/light.png)
|
登录后查看更多精彩内容~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标题说的可能不甚清楚,我要做的是长江中下游旱涝急转的研究,比如,在我事先制订的旱涝急转标准下,图中黑色的站点在2008年显示出现了旱涝急转(而且基本是同时发生的,都在5月下旬左右),我进一步想这5个黑色站点附近的站点的降雨型可能也和这5个站点相似,即也有相同的旱涝急转特征,只是可能没能满足我的标准里面的某一些具体的指标。因此我想把这些站点也进行识别,从而划定一个区域性的旱涝急转范围。
我的思路是对长江中下游所有站点(84个)做逐日降水距平百分比的两两相关,如果某个站点和那5个黑色站点(这5个黑色站点两两间也是高度正相关的,已通过检验)均是高度正相关(p 值<0.01),则该站点被纳入旱涝急转区域范围。这样做后,发现大量站点都满足这个条件,旱涝急转区域范围划的特别大。如图中黄色站点所示。
经过手动选取其中某些站点,做降水时间序列图,发现很多不存在旱涝急转特征,只有距离5个黑色站点很近的站点才较好的表现出了这种特征。也就是说现在发现通过做相关分析来对降雨型的相似性进行度量这一手段或者标准太过宽松。因此想请教大家,有什么其他的方法,或者建议,可以对不同站点降雨型的相似度进行度量?
这个降雨型的相似度指的大体就是:比如A站点某个时段降水偏少(多),B站点该时段也偏少(多)。或者很直观的画出两个站点的滑动降水距平百分比图,图型在研究时段内很相似。
|
-
2008站点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