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后查看更多精彩内容~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中国大陆各地的水分循环周期长度分布草图 张学文,2015.10.10 下面对此事作粗略说明: 1. 资料:基本是檀成龙转给我的1970-2000年中国大陆各地(近200个气象站)的30年平均降水量和多年平均水汽压力换算出来的空中含水量数据。其中的含水量=水汽压力*1.74. 2. 计算各个气象站的水分循环周期长度(单位是天)=365.25*含水量/降水量。把算得的各个气象站周期长度数据填到地理底图上的对于位置,并且人工分析等值线。 3. 水分循环周期长度的值从数天到310天(吐鲁番),而我国大部分地区其值小于10天,为了体现等值线特点,我们一如新疆的图,采用了等比级数来选定等值线。即在地图上分析水分循环周期(天)为10,20,40,80,160天,这5条等值线。 4. 地理底图是600万分之一的(A1纸)。我在硫硫酸纸上绘制等值线,然后拍照片,复制到这里。鉴于本人处理照片的能力太差,照片不够清楚。但是等值线的基本分布是显示出来了。 下面就是中国大陆各地的水分循环周期长度分布草图 分析: 1. 从图中我们看到长江流域以南,包括西藏我国大陆的水分循环一次的平均长度小于10天,我国东北地区的东部也是如此。而105度以东。长江以北的水分循环大致是10-20天一次。 2. 水分循环很慢的地方主要在我国大陆西北部。它主要集中在干盆地中,吐鲁番水分循环最慢(310天一次),塔里木盆地/柴达木盆地次之(40-80天)准格尔盆地20-40天. 3. 天山上的水分循环是比较快的,这在前面的新疆水分循环周期分析中已经看到了。西藏仅一个气象站的数据,不好多分析,据檀成龙说哪里的水分循环比华南快。 4. 分析中新疆区域用的资料比较多,青海的资料可能有考虑不周全,而西藏的资料太少。可整个西北地区的等值线分布很重要.整个的图值得改进的地方很多。
本文引用地址: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024-927104.html 此文来自科学网张学文博客,转载请注明出处。
|